“1+1+1>3”,湖北制造业一直在追寻着这道不等式的最佳解法。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制造强国高地。如何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筑牢产业支撑?在不等式的左边,湖北填写的答案是“链长+链主+链创”。
(资料图)
未来3年,湖北制造业将在“链”上发力,冲击7万亿产值的新目标。
8条巨龙“链”接新未来
2021年,湖北实施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成为湖北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强力支撑,促进全产业链素质整体跃升。
“链长+链主+链创”是对“链长制”的提标提质。根据《方案》,选定算力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量子科技、现代纺织服装、节能环保、智能家电、新材料等8个新兴特色产业,是基于湖北产业发展基础和前景的统筹考虑。
一个产业上,“三链”如何融合工作,实现“1+1+1>3”的效果?《方案》明确,“链长”由省领导担任,“链主”是重点产业链上的重点企业,“链创”以省内外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联盟、高校院所、创新中心等研究机构为依托,“三链”融合工作机制将强化系统观念、问题导向、分类施策——
“链长”领导牵头部门和工作专班聚焦产业定位、目标任务、主攻方向,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清单,推动出台配套政策、组建专家委员会、搭建载体平台等。龙头企业的引进,超常规招商引智,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等,均由“链长”领导协调;
“链主”企业在技术攻关、产品推广、产销合作、标准制定、质量管理、品牌创建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带动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提升。以商招商,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集聚,防范风险、及时预警、抱团取暖等,均由“链主”导航引领;
“链创”机构探索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深度参与产业链攻关项目选定、人才选派、行业标准建立、科技成果认定等工作。部署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及前沿引领技术,均由“链创”协同攻关。
“六大行动”护航“三链”融合
依托“三链”融合,8条新兴产业的巨龙,即将在荆楚大地强劲起舞。围绕实现“730”目标,我省将实施“六大行动”,夯实建设制造强国高地的基础支撑。
——协同创新,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每年,我省将在每条产业链选取3-5个关键核心缺失环节,通过“揭榜挂帅”“委托攻关”“联合攻关”等方式立项,统筹现有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集聚集约发展,打造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每条产业链将重点搭建2-3个产业链空间承载平台,同时,围绕三大都市圈重点布局,引导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串珠成链、互联成网的网状产业集群发展生态,建设一批国家级产业集聚区。
——培育市场主体,打造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催生更多市场主体;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补链强链,落地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编制省级产业招商指导目录,整合各地招商资源,围绕产业招商目标图开展精准招商。推动承接产业链转移,鼓励外地“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整体转移至湖北,形成整链式集聚区。
——开放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交流平台。积极申办量子产业大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信息安全大会、节能环保展会、纺织服装发展大会,筹备举办算力发展大会,分产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论坛、展览等高端平台,不断提高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产融合作,创新一批金融服务。围绕产业链配套资金链,鼓励金融机构综合运用中长期贷款、融资租赁等方式,支持链主企业和链创机构开展项目投资、并购重组等。加大产业链协同和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预付款融资、存货及仓单质押等信贷服务力度。(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肖丽琼 通讯员周志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