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福建:山海携手“医”路同行

医疗援疆是援疆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直接服务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

2023年5月,福建第八批医疗卫生援疆团队的援期将满。三年多来,130多名福建医疗卫生干部人才厚植胡杨精神,扎根天山脚下,助力当地医疗卫生事业补短板、强弱项、促改革、建机制,有效增强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医疗服务水平与群众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当福建第八批医疗卫生援疆团队从东海之滨来到天山脚下,千里奔赴接过接力棒,便与当地干部同心协力,共同打造福建医疗卫生援疆的新模式、新特色、新品牌——


(相关资料图)

引进嫁接福建三明医改经验,推动昌吉州“三医联动”综合改革;

借鉴福建健康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推动昌吉健康云平台建设;

首次支援昌吉州建立卒中和康复两个专科联盟,建立覆盖全州的救治和教学网络;

推动昌吉州中医院成为福建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昌吉市人民医院成为华侨大学教学医院……

三年间,福建第八批医疗卫生援疆团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和“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矢志践行援疆使命,不断拓展援疆成果,始终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2020年来,福建医疗卫生援疆团队持续助推当地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福建援疆医生共接诊患者超过12万人次,实施各类手术7000多台次,帮助受援医院成立新科室17个,引入医疗新技术175项。

为强健昌吉州医疗人才队伍,福建第八批医疗卫生援疆团队克服疫情影响,千方百计组织人才培训,一方面积极引入14批121名专家进昌巡诊指导,另一方面组织150名昌吉卫生技术人才前往福建省级医院进修、500多名卫健人员到福建短期培训。通过传授理念、统一授课和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争取在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提升医疗技术,培养医疗人才,但如何针对新疆地广人稀的特点因时因地推进医改,提升当地群众医疗的可及性、便利性?三明医改经验引入昌吉州给出了“福建援疆答案”。

福建医疗卫生援疆干部因地制宜引入福建医改经验,并组织昌吉州当地干部来闽考察三明医改工作,举办昌吉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培训班,参与推动昌吉州基层医疗机构“两个允许”改革、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进一步激发当地医疗体制机制活力。

同时,昌吉州借鉴福建省健康信息化建设经验,推动“政银企”三方合作共建昌吉健康云平台,旨在通过建立全州统一的卫生健康信息中心,为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探索出一条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的新路径。

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昌吉自治州2023年医改工作推进会上,相关单位负责人解读了《关于深入推广“三明经验”深化“三医联动”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还安排部署推广应用昌吉健康云平台助力医改的重点工作任务,力求通过不断完善机制,进一步整合优化医疗资源,激发医疗卫生机构的活力,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福建省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是深化医改的排头兵。昌吉州借此学习契机,既是承续两地情谊,也是坚持推进‘智力援疆’的具体行动,更希望三明医改经验能在昌吉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昌吉州卫健委党组书记孟宪民说。

推行改革势在必行,解决偏远山区牧民的就医条件也刻不容缓。

“这里地广人稀,要说真正看病难、医疗条件差的,还是那些住在偏远地区的牧民。”福建省卫健委援疆干部吴宏才介绍,针对边远山区牧民群众冬季出行难、就医难问题,福建第八批医疗卫生援疆团队深入边远乡村送医送药,把“医疗巴扎”送到基层群众的家门口。

“巴扎”在维吾尔语里是“集市、农贸市场”的意思,福建第八批医疗卫生援疆团队将各种检查、咨询、检验、取药等医疗服务搬到“医疗巴扎”上。

三年来,福建第八批医疗卫生援疆团队在昌吉州县两级共组织“医疗巴扎”180多场,接诊群众超过2万人次,免费发放药品价值50余万元,既有效缓解边远农牧区群众出行难、就医难问题,也打造出福建援疆“医疗巴扎”品牌。

山海隔万里,却以情相牵。正是这批生于福建、长于福建的医疗卫生干部人才,以忘我奉献的劲头,接续奋斗、辛勤付出,加快实现了昌吉州当地医院从技术到人才再到管理理念的变化与进步,在祖国西北边陲谱写医疗卫生援疆的大爱之歌。

春到天山,又是一个崭新的季节,昌吉州大地生机勃发。从海峡西岸到天山北麓,一批又一批福建医疗卫生援疆干部人才勇毅前行,步履坚定,不断延续着闽昌两地天山下的约定……(记者 朱子微)

关键词:


您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Copyright   2015-2022 时代音箱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