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翻译: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
2、原文:《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资料图)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6、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7、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8、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9、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10、之二虫又何知!白话译文: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此一飞在六个月后方才停歇下来。
11、”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仿佛是由生物气息吹拂。
12、我们所见湛蓝的天空,那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无边无际的吗?鹏鸟所见,大概也是这个样子吧。
13、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14、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可以用芥草作船,而搁个杯子当船就会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15、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便无法托负巨大的翅膀。
16、所以,鹏鸟飞到九万里高空,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能凭借风力飞行,背负着青天,毫无阻挡,这样就能飞到南方了。
17、寒蝉与小灰雀对此觉得很奇怪,它说:“我猛地起飞,力图到达榆树和檀树的树枝,有时飞不到,也就落在地上而已,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再而向南飞呢?”到近郊去的人,晚餐前就可以返回,肚子还没饿,不需要干粮;到百里之外去,晚上就要准备第二天的干粮;到千里之外去,就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粮食。
18、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当然不懂得这些道理此文出自战国时期·庄周《逍遥游》扩展资料写作背景: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
19、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虽有祈向,不可得也”。
20、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
21、人世间既然如此污秽,“不可与庄语”,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
22、庄子逍遥游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从“有所待”达到“无所待”的精神境界。
23、《逍遥游》中庄子运用了许多寓言来表述逍遥游的内涵,揭露世俗“有待”的表现。
24、首先,庄子指出,大舟靠着积水之深才能航行,大鹏只有“培风”才能翱翔,因此他们都是“有所待者”。
25、再如,庄子认为宋荣子的思想仍然处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局限并没有完全超越世俗定“内外”和辩“荣辱”的纷争,只是在这种纷争中不动心,因而不是真正的“无待”。
26、庄子批判了世俗的有所待,提出了追求无待的理想境界,同时也指出了从“有待”至‘无待”的具体途径。
27、这就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8、这里的‘至人”“神人”“圣人”都是“道”的化身和结合体,是庄子主张的理想人格。
29、在庄子看来,只有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能摆脱一切外物之累从“有待”达“无待”体会真正的逍遥游。
30、作者简介:庄子(约前369一前286),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31、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32、曾做过小官漆园吏,但不久辞去。
33、楚威王聘他为相,遭拒绝,“终身不仕”。
34、他否定有天帝造物主的存在,认为万物起源于“道”,而人的生死只不过是“道”在其发展过程中一个短暂的环节。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