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三大动力” 系列谈|激活创新活力的三个维度

激活创新活力的三个维度


(相关资料图)

张振刚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近期召开的中共广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强调,要激发创新动力活力,牢牢把握创新第一动力,突出战略性抓科技创新、系统性抓创新生态、创造性抓工作落实。结合具体实际,笔者认为,可通过“三抓三增”三个维度,激活广州创新活力。

前瞻性抓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动力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强科技发展预见力。一是要开展技术预见,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技术预见是预测未来的新兴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方向,并分析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以帮助特定国家和地区制订科技发展战略,在未来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从方法论的层面,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展国际合作,将技术预见的理论和方法与战略决策、管理决策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从宏观政策层面,要将技术预见融入到科技政策和科技规划制订过程。从技术领域层面,要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关键基础工业软件等领域。

二是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技术预见的赋能作用。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驱动的科学研究第四范式的优势不断凸显。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大科学、定量化研究特点,正在由传统的假设驱动向基于科学大数据进行探索的科学方法转变。科技创新越来越依赖于超级计算系统、高可信度的科学数据以及对科学数据的综合分析和挖掘,科学研究已快速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数据时代。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本身就是在建设一个巨大的数据平台和计算平台,将为技术预见、市场预见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算法支撑和大数据支撑。

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增强重大成果培育力。一是要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原始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从0到1”的创新,其特征可概括为奠基性、颠覆性和引领性,其成果能深刻改变学科领域、技术进步或产业发展的整体面貌和格局。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原始创新具有科学范式创新意义。从技术进步的角度看,原始创新本质属于革命性和“破坏性创新”,通过相关高价值技术族群发生耦合反应,以形成具有技术替代性的效应。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原始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导而产生的能够形成引领性、突破性、开创性的高水平创新。从创新管理的角度来看,原始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密切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实际,稳步推进,重点突破。例如,要完善重大攻关项目揭榜挂帅机制,以及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发展机制,以科研机制创新推进原始创新,以原始创新促进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提升城市竞争力。

二是要增强重大科研成果的培育和转化能力。重大科技成果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活动中通过复杂的智力劳动和生产活动所得出的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知识产品,具有重要的战略性、经济性和带动性。要鼓励龙头企业以培育国家级科技奖励为目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开展重大科技成果的培育和转化工作。首先,加强产学研用金等不同创新主体间的有效协同,加强知识的交流分享,有效推动企业、科研院所、创投基金、中介服务、使用单位等机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从而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形成全链条的创新路径。其次,立足大湾区、面向全世界,鼓励开放合作,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创新合作网络,充分运用各创新主体的科技优势,集聚全球优质创新资源,以市场为导向,瞄准市场需求,创造市场需求,做大市场规模,加快技术成果向市场转化和推广。

战略性抓产业创新——增强发展潜力

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一是以重大前沿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前瞻布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广州在稳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三大新兴支柱产业,着力推进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数字创意等五大新兴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量子科技、区块链、纳米科技等未来产业,基础良好,前景可期。二是要积极谋划与稳中求进相结合。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有巨大潜在的经济性,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以实现商业化、大众化和规模化目标为原则,不断凝练产业方向,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稳中推进,不断取得新突破。

优化战略性创新型企业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一是要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为重点,完善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的培育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培育一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使其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有所建树,需要时间的沉淀。因此,一要科学规划,完善培育机制,激发企业家建设专精特新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要挖掘潜力,对具有品牌优势、规模优势的企业,要重点扶持,加快其成长速度。三要政府引导,多方协作,发挥社会中介的力量,共同推进广州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工作。

二是要鼓励企业开展边缘性创新,提高产业创新力。供应链上下游对接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创新,围绕交付的质量、速度和成本开展,是企业双方或多方之间自愿交换知识而互相促进的一种“小创新”,我们称之为企业边缘创新。如,格力电器通过长期建立优质、优价、优供和互助的“三优一互”供应链管理模式,促进了格力电器和供应商在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标准创新、质量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的合作和互相成就。多年来,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一些相关供应商也因此成长为上市公司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州建设和发展21条产业链,既要重视支持产业链做大做强,也要鼓励和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各个产业链之间对接企业之间的边缘性创新,促进产业降本提质增效。这些创新将汇聚成巨大的力量,从整体上挖掘潜力,提升城市的产业创新力。

系统性抓生态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构建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优化数据赋能的营商环境。一是强化政府引导。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建设,要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大学、科研机构,法律、工商和金融等中介服务机构为关键要素,文化环境为支持,科技园区为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中的规划、引导和统筹作用。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弘扬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家的荣誉感和社会价值感,激励他们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

二是强化创新驱动。要通过制度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组织之间的协作,深入整合人力、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形成以龙头企业为重点、战略性产业链为主线、优势产业集群为基本面、创新协同为网络、城市基础设施为载体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三是强化数据赋能。要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低成本、高效率、优质量、大通量、高互信的在线链接和广泛协作建设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为网络中各个主体带来价值创造。广州以一图统揽、一网通办为愿景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成效明显,有效地提升了服务企业能力,优化了营商环境。

建设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强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力。一是着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中的链主作用,开展协同创新。例如,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良好,可以探索以医学检验机构的数据为支撑,赋能医药企业开发新药,赋能临床医院精准医疗,形成数据赋能的医学医疗产业新生态。

二是大力支持产业建大平台、干大项目、出大成果。充分发挥广州国家重点大学和国家级科研机构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和产学研合作,以共建或独立建设的方式,鼓励企业建设国家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大平台,以此汇聚优秀人才,承担重大项目,产出重大科技成果,有力促进广州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广州数字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庄小龙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陈文杰

关键词:


您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Copyright   2015-2022 时代音箱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